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财务自由 ” 是这个时代的 ” 上天堂 ” 吗?
上班让人紧张,不上班又容易被认为 ” 无价值 “;996 工作制尽管遭遇广泛批评,却从来没有因此消失;” 高效 ” 成为一种当代美德,尽管每个人都在追求高效的道路上倍感疲惫;我们渴望在上班的间隙得到片刻闲暇,然而闲下来之后又会无法控制地感到焦虑和无聊 ……
01为什么技术这么发达
人类还没被解放出来?
N: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上个世纪就预言,自动化极大地提高生产率,人类就能从繁重的工作里解放出来,每周只需要工作 15 小时。很显然,如今不止 996 盛行,数字技术时代催生出 ” 一直在线 ” 工作文化。钉钉、微信、邮件,工作不断蚕食私人空间。以往追求的工作生活平衡似乎变成一项不可能任务,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能将工作和生活分割开来。疫情期间增加的大量远距离办公,也让许多人的全部生命时间都变成了工作时间。如何看待技术的进步没能给我们带来工作上的高休闲,反而让工作挤占生活,成为生命时间的主导?我们还有可能停下来吗?
图源:Dave Danzara
炊事班克:把技术视为一种解放的方式本来就不可取。事实上,技术的诞生从来就是在创造各种各样的冗余。例如,服装厂看似生产了大量的服装,但是为了要把服装销售出去,就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品牌人员。最终,技术进步只不过让工作变得越来越多,而并没有解放人类。
图源 : Billy Wilder, The Appartment(1960)
究其根本,技术是不是在为人类服务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当下的社会制度下,所有的技术都被用来生产,用来刺激消费,用来进一步再生产。社会制度本身并没有被用来给每一个个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那么镶嵌在这个社会制度中的技术进步也只能促进这个社会制度进一步运转,而没有真正地解放人类。
图源 : Orson Welles, Le Procès(1962)
陈迪佳:事实上,技术的进步和大多数人工作压力的增加遵循的是同一个逻辑——资本运作的逻辑。所谓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技术,本质上都可以看做是为加速资本积累而来,譬如 20 世纪工厂的机械化生产,看似是简化了人们劳动的门槛,事实上却是剥夺了传统手工艺的乐趣,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不断重复一个片段化工作的螺丝钉。因此,技术进步导致工作的日益繁重并不是一个悖论,因为二者本身就都是为资本运作服务的。
图源 : Sean Mundy
02为什么「摸鱼哲学」
现在会变成一种职场正义?
N:如今,社交网络上开始流行「摸鱼哲学」,许多人将工作视为一种禁锢,自称咸鱼,感觉工作没有动力、职业发展没有希望,迷茫和中年危机普遍发生。人们认为努力工作无偿加班,会导致其他同事也必须付出同等努力来换取上司青睐,于是所有人都必须无偿加班,造成恶性竞争式的内卷化,于是「摸鱼有理划水无罪」的口号越来越多受到欢迎。怎么看这种摸鱼哲学的流行?
图源:Sean Mundy
炊事班克:工作本来就是一种限制。从历史上看,如今人们所说的工作,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都不过是追求高效率的组织的组成部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工人劳动的结晶,白领们制作的 PPT 也只是某些人争取绩效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职场上的工作确实是一种畸形社会结构的体现,自然摸鱼就成为了职场正义。所以说,不是因为加班会造成内卷化,所以才让摸鱼成为正义,而是摸鱼本来就是 ” 正义 ” 的。
图源 : Courtesy of Warner Bros
陈迪佳:” 摸鱼哲学 ” 的盛行有一点 ” 无产阶级大联合 ” 的意思,也就是说,即使同事之间本来是竞争关系,但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平级是一个共同体、而上级则是对立体。这种现象有点类似于生意人间 ” 同行公议 ” 一个价格区间来一致对付消费者,以避免竞价导致的恶性竞争。换言之,这种心理的出现侧面折射出:人们不那么相信努力工作可以换来升职加薪的机会,或者换来更好的生活了,比起与同级竞争以获得上级的资源,他们更倾向于共同避免上级的压榨。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会总体的阶层固化。
图源 : Jacques Tati, Play Time(1967)
03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财务自由」
是这个时代的 ” 上天堂 ” 吗?
N:尼采认为沉迷工作的现代人都是奴隶,所谓 ” 工作的福祉 ” 不过是奴隶们的自我崇高化,一种自我欺骗。对如今的多数年轻人而言也是如此,工作只是谋生手段,”996 福报说 ” 很难让年轻人买账,” 工作是为了不工作 ” 是众多职场人士的工作观,” 实现财务自由,早早退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财务自由 ” 几乎成为货币拜物教的 ” 上天堂 “。这里面有一套 ” 为了获得自由,要先成为工作的奴隶 ” 的叙事,而这个自由通常特指财务自由,如何看待工作里的奴役和自由关系?
图源 : Sean Mundy
炊事班克:为自己工作和为别人工作自然是两回事。如果将自由看作是个体意志的实践,那么可以说前者是在使用真正的自由,但后者只不过是为了糊口。在这个意义上,尼采说的当然是对的,沉迷工作的现代人都是奴隶——说真的,你在做的文件和 PPT 真的是你自己想做的吗?
但反过来,财务自由也并非真正的自由。事实上,财务自由对抗的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不安全感。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都可以让一个普通个体迅速丧失体面的生活,因此财富才被赋予了它本不应该承受的重大意义。但如果一个人在获得了财富自由以后,只不过是选择躺平、做一条咸鱼的话,那么他自然也享受不到人类才能享受到的自由。
图源 : Dave Danzara
陈迪佳:这个问题里有一个很值得怀疑的逻辑关系:” 财务自由 ” 和 ” 做想做的事 ” 之间为什么一定是绑定的呢?换言之,如果 ” 做想做的事 ” 的前提是财务自由的话,那么是否意味着这种自由一定要与金钱绑定呢?这个逻辑里没有被探讨的隐藏问题便是——到底多少钱才算是财务自由,对于有不同消费需求的人而言,这个数字可能千差万别;而 ” 想做的事 ” 事实上和 ” 想买得起的东西 ” 是绑定的。
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财务自由而拼命工作所带来的不自由感,并不是真的被工作所奴役,而是被消费欲望所奴役了。快乐、自由、” 想做的事 ” 几乎已经默认是通过金钱才能实现的,这才是现代人们自我奴役的最可怕之处。
图源 : Dave Danzara
04工作之外,闲暇就意味着消费:
为什么我们无法坦然地享受无所事事
N:对许多职场人士而言,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只是工作时间的过渡,为了能有动力和精力投入下一周的工作。时间休息一长,就会 ” 想回去上班 “” 不知道可以做什么 “,一空下来,就得学点什么。为什么我们无法坦然地享受无所事事?
图源 : Pablo Rochat
炊事班克:无所事事当然是无法令人心安的,毕竟行动才是构成一个人之为人的基础。一个人需要通过自己做的事情来探索自己的本心,来构建自己的人格。但这并不意味着 ” 想回去上班 ” 一定是一个健康的想法。应该做的还是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1: 图源 : Stuart Franklin
2: 图源 : ins @another___kind
陈迪佳:一方面,我认为人类本来就有着自我实现的欲望。一个人如果整日无所事事,其实并不会真的感到快乐。古往今来的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论证了这一点。工作本身可以给人带来价值感、意义感,这是毋庸置疑的。
图源:Pablo Rochat
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社会现状也会给人带来无形的焦虑感,年轻人害怕同辈的竞争,中年人害怕后辈带来的威胁,所有人都在各个方面不断地互相攀比,每个人都害怕自己被淘汰或者害怕自己没有给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也是人们不得不用尽一切时间工作、学习才能让自己感到踏实的原因。
图源 : Pablo Ro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