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手表巅峰的阶梯,看不够的机械之美

之前我们介绍了获得2018年手表业界最高荣誉“日内瓦表业大奖”(GPHG)的低调品牌播威(Bovet)。这个品牌是如此低调,而且他们又以设计见长,所以那款惊为天人的Recital 22 Grand Recital很容易给人一种设计师灵光一现的印象。

播威(Bovet)

但播威这个厂牌毕竟是经历了近200年,从“大清特供”一直做到今天在顶级制表商中享有一席之地。收获的盛誉的Recital 22也是站在了前代产品的肩上——之前他们已经有两代产品为这款登顶之作奠定了基调。

播威(Bovet)Recital 22

回顾世界巅峰的Recital 22

在回顾两款奠基之作前,不妨先跟我们回味一下Recital 22曾带来的视觉与思维的双重冲击。

播威(Bovet)Recital 22

正面的下方是代表“太阳”的陀飞轮——同时它也是秒针。然后顺时针方向分别是日期、分、时和月相,以及右侧的剩余续航天数显示。其中“地球周围代表月相的一圈由一个“月球”指示,这个月球的亮面始终朝向下方代表太阳的陀飞轮

播威(Bovet)Recital 22

背面则是一套功能完整的机械万年历,可以看到年月日、星期等各种信息,并自动计入闰年。可想而知这一套如果强行塞在正面,设计上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因为那样会让本来密度恰到好处的正面显得拥挤。

播威(Bovet)Recital 22

Recital 22在业界获得了盛誉。但正如前文所说,这款惊为天人的设计却不是某个设计师灵光一现的成果,而是经历了两次迭代。而两款先行者,在为后续“神作”铺路的同时,本身也是美不胜收。

Récital 18,“流星”

Récital 18,“流星”

Recital 22的布局和天文主题,其实在前作“流星”(Shooting Star)就已经基本确立了,只不过不同部分的功能分配有所不同而已。按设计师的说法,“流星”是要表达一种从外部视角看地球的感觉,所以无论表盘左侧的南北半球月相,还是右侧的世界时,都采用了俯视的视角。

Récital 18,“流星”

与此同时,这块表可以很方便的切换时区——这一切皆以纯机械方式完成。

Récital 18,“流星”

很多表光是看到陀飞轮的转动就已经让人陶醉不已了——这也是机械表无穷魅力的一种体现。但对于这一款来说,陀飞轮不过是它震撼设计的一小部分。

Récital 18,“流星”

Récital 20,“天穹”(Astérium)

Astérium是“流星”和登顶之作Grand Recital之间的“过渡”。这里过渡打了引号,因为它并不是从流星到Grand Recital的中间状态。而是一种更加放飞自我、放眼星辰的狂想具现化的产物

Récital 20,“天穹”

尽管依然是左边月相、中间时、右侧分、底部陀飞轮/秒的总体布局,色调和指针设计的变化却让表的气质有了很大差异。这块表可以说无处不散发着对天文的狂热,不止是蓝色荧光,连时针都要顺便指出当前天空星座的位置

Récital 20,“天穹”

而背面也是按黄道星座分划。它的万年历可以说是笔者见过的最特殊的,每个刻度是一天,指针每年跳365/366次

Récital 20,“天穹”

当然,作为顶级机械表,陀飞轮作为点睛之笔也必不可少。

Récital 20,“天穹”

“我们要的不是计时工具”

当年石英表兴起,就已经给了机械表行业一记闷棍——当最好的工艺和传统造出来的昂贵时计,精准度还不如生产线下来的大路货,这个行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而当智能手机乃至智能手表普及之后,机械表似乎显得更加不合时宜。毕竟论方便和准确度,手持的机械是根本没法和随时同步卫星原子钟的电子设备相提并论的

但是机械表依然存在,而且似乎欣欣向荣。每年的日内瓦钟表大赏都热闹非凡。

而且高端机械表的存在也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纯粹是为了奢侈和炫富服务——那样的话表就都走首饰路线了,谁还费劲鼓捣这些机械结构?

实际的情况是,机械有种特殊的魅力,人类,尤其是男人,戒不掉这一口。而机械的艺术,载体之一就是像顶尖机械表这样,艺术的机械。

播威的老板Pascal Raffy毫不避讳机械表在多数场合已经失去了作为纯粹计时工具的价值:

“我们不需要‘手表’——我有手机。我们要的是一种能承载情感表达的时计,并以此在时间中旅行。”

它们真正的价值,

在于纵容我们对机械美感的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