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了。
你带着3分不舍、3分忐忑、4分期待离开了大学校园——作为一个20多岁的人,你再也不用挤食堂、憋宿舍了,独立的社会人生活即将开始。
刚毕业的你,像非洲大草原上迁徙的野牛,尥起你的jio,向着祖国某几个特定的地理区域,speed up。
来到新城市,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租房。
起初你会觉得,终于可以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了,excited!
但是,此刻你并不知道,粗糙的现实正在悄悄打磨着你美妙的想象力。
拿北京举例。
在刚来到北京的时候,幻想与实际之间的差别,是宏观与微观的差别。
因为此时的北京,在你的认知里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市,而是一个由历史组成的文化概念。
在你的想象里,北京的地图是一张情怀卷轴。
你觉得你会漫步在南锣鼓巷,去海碗居就蒜吃碗炸酱面。
穿着vans,向北钻进水立方,向南踏进天坛。
周末在呼朋唤友,三里屯、798、小西天走一走,三联韬奋、清华北大里熏陶一熏陶,牛街簋街吃一吃,dada、糖果、德云社里燥一燥。
在伺机在这些场景里结识点艺术家、学术分子、潮男、美食家等朋友。
在想象中,totally融入一种大都会生活,完美。
△老北京文化地图
所以在找房的初期阶段,你会期待着:
住进北新桥或者东四十条的老胡同里,在夜晚打开窗户,就着月光喝下一瓶大绿棒子。
偶尔还能钻上屋顶,像李天然或者马小军。
就算房子的装潢不太好,至少也得有《春光乍泄》那种色调。旧,但是美。
但实际上,这种邪不压正的文艺小炮生活想象,在踏进租房门店的那一刻,就物化为紧锁的眉头。
你的北京地图从此开始坍缩。
而是身材精瘦、短发、一身西服配白衬衫的中介小哥。
当你走进房屋中介的门店,前台会拿出一个纸杯,从饮水机的冷水口给你接一杯农夫山泉,然后他会对你说:
哥姐,咱们不建议您住胡同哈。老胡同条件都挺差的,采光不好,各方面都不行,不信我给您看看照片。
然后你就会看到,照片里有一个昆池岩那样黑乎乎的小过道,两边是低矮小房。
小房里没有厕所,墙面发黄,灶台和洗手池呈现出板结油腻的质感。
热水器和淋浴头,在做饭的煤气罐旁边。
△老且窄
△破且暗
冲向美好生活的公子和公举们,是万万不会住在这里的。
接着说:
哥姐,您想租个什么价位的?咱们这有不少房源,这套就刚登记,也还有个次卧没租出去,离地铁站5分钟,通透敞亮……现在用车带您去看看呗,晚了就租出去了。
你想着,反正有车,就去看看吧也不花钱,于是同意了。
谁知,中介推出了一辆轱辘像两个甜甜圈那么大的小电动车,跟你说:
上来。
于是,男生会绷紧腹肌,别扭地跨坐在后排,女生会手足无措,扭捏地侧坐在后排。
△甜蜜蜜的相反 苦哈哈
他,狠狠地扭动油门;你,死死地抓住靠背。任凭马路边缘的坑洼,像特级厨师颠勺那样将你们翻炒。
对于文化学者和三俩天停留的游客:北京是鸟巢、长城、胡同、雍和宫、什刹海、北大清华。
对于商业巨子们:北京是cbd、中关村、望京soho、亮马桥。
中介小伙带着哥或者姐风驰电掣,大手一挥和你精准讲解北京的地理:
△什么能住,什么不能住
你不会经常从后海畅游到景山,但会经常走过常通路,右拐钻进华联购物中心,在多乐之日下血本买上一个肉松卷,出门左转,望着Costa门前的椰子潮男,一路向东。
你也不会经常出入城南,涉猎北京小吃,因为豆汁儿配焦圈,自虐又local,你大概率会秒吐。
虽然你从中介的话语中了解到什么是北京,但你仍然会觉得他们很烦,保持距离。
因为中介们总是要加你的微信,之后就不断地房源轰炸,翻开他们的朋友圈,全是:
紧急通知!!xx悦府,三室一厅,稀缺户型,南北通透,中间楼层。
再不就是在半夜,发一碗加了烤肠的泡面。
感慨道:加油!努力!向着未来!
或者分享一首《红日》,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
△本图头像及姓名根据朋友圈虚构, 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些人,跟帝都深沉酷炫的人文氛围半点不搭。
一个字:俗。
而他们满口的“地铁”、“便利店”、CBD,一点都不懂你的浪漫。
然而这之中折射出了梦想与现实坚另一个维度的区别,那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对立。
在你的想象里,你会拥有一个镶嵌着大大落地窗的明天。
△一定要梦幻
客厅里要有一台至少40寸的索尼液晶大电视,PS4还必须是pro的,B&O音响里传出Billie Holiday的靡靡之音,周末再呼朋唤友看看费里尼韦斯安德森啥的。
一个字:雅。
落日的余晖洒向宜家高档双人大沙发,厨房挂着一副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子,卧室刷成莫兰迪灰。
灯光暧昧,你在灯下拄着脸颊静静阅读,状如Rose。
在这样迷离的气氛下,你把咖啡放在微张的书旁,用NOMO最新付费滤镜拍下,发了个朋友圈,配文:独·读。
如果你不是个富二代,就不要想在三里屯、望京、国贸、学院路这种好地段拥有一间单身公寓了。
想要生活过得去,你只有一条路,就是合租。
合租就意味着,跟2-3个素昧平生的人,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一个客厅。(甚至没有客厅)
△排列的隔断房像公厕的隔间
当你踏进自如最普通的出租房,你会看到一套薄如蝉翼的桌椅套装和一枚煞白的衣柜。
墙上挂着一张画,画上是一面英国国旗,或几何鹿头,上印“keep calm and carry on”。
无论你看过多少间房,他们都长得一样,缺乏个性和神秘感。
看到你面露难色,中介会故作得意,对你说:
哥姐,咱家都是这种装修哈,一样的。都是新的,好东西,您要是觉得衣柜小,我可以给你再调一个过来,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跟咱们说哈。
但是你看着这个小屋,觉得你一个立定跳远,能从门口跨上阳台,在床头绊倒能摔出窗外。
在室友听金属、打游戏、搞对象的声音里,你缩在1.3×2.0的床上,静静地,仿佛你死了。
△只能靠朋友圈发表“毕业快乐!北京你好!晚安银河系!”来掩饰
经过以上两个过程的打击,有很多人可能直接就萎了。
但一定还有一些意志力强大的朋友,不信命。
因为合租很容易让你联想起《老友记》、《爱情公寓》、《生活大爆炸》里那种青春戏码。
你甚至希望,隔壁住着一个希尔顿俏房客,擦肩而过跟你say hi。
你们发展出一段虐恋,并且终成眷属。
实际上,住进三人以上合租房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基本不会跟你的室友有任何交集。
幻想中的希尔顿俏房客,每天清晨可能会用马桶里一泼忘记冲掉的黄色液体,跟你say hi。
而在那泼清澈液体中,你会看见自己萧条的脸。
当然,甭管居住环境如何,刚来北京你注定要元气满满滴去趟宜家,大肆搜刮。你也曾站在四元桥的烈日下,对自己说: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你会在宜家的购物车里,放进毛茸茸的地毯、香薰蜡烛、印花浴巾、胡萝卜抱枕。
你发誓关心粮食和蔬菜,观看微博菜谱,准备为自己做一顿小巧而丰盛的晚餐。并且摆盘。
你决定每天沐浴,吃五谷杂粮,每周跑上20公里,如此生活30年,岁月静好,肌肉发达。
有空就去看话剧,跟黑发美人情定三里屯。一起骑单车、一起吃鸡胸,在景山的夕阳下从三位一体,聊到骨质增生。
△《听到涛声》1993
可是,当你直面淋漓的生活时,你会发现想要过上幻想中的生活,你的一天,可能需要60个小时,还不能睡觉。
你的生活不是蔬菜沙拉、香煎鸡胸、拼盘水果,而是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麻辣香锅、哈哈镜。
你深陷点餐软件红包雨中不能自拔,没有时间做饭,没有气力晨练,只能下班发呆望着天花板,而且没有人爱你。
慢慢地,你就会意识到,拯救你生活的不是三里屯的长发美人,而是楼下的711和24h便利蜂。
租房app只会提醒你三月一度的缴费项目,管家只会在需要评价的时候对你温柔似水,你跟室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你快点呗,我憋不住了”。
当你8点下班,步履沉重,登上楼梯,总会有一户不爱关门的人家。
隔着一个纱门,里面坐着一个老太太,她的头部会随着你的脚步声,像向日葵那样摆动,不屑又警惕,就好像你是挺进伊拉克的美国大兵。
经历了宏观想象崩塌、意识形态崩塌和生活状态崩塌的三个阶段后,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生活不会晒着太阳慢条斯理,而是会野蜂飞舞在6号线转10号线拥挤的地下通道。
合租让你心碎,外卖让你流泪,交通让你疲惫,只有泡面汤里的烤肠能给你安慰。
而这时,你可能会想起,你来北京的第一天,那个让你坐在他电动车后座的男人。
那个为了你四处奔波,倾尽全力的男人。
想到他的好,那俗俗的朋友圈好像没有那么无聊了,那不修边幅的形象好像也充满了活力和乐观。
时隔仨月,你给他点了个赞👍👍👍。
甚至,回忆起你曾经如此嫌弃他,而他却对你毕恭毕敬,驷马难追的样子,你都会觉得他简直是个大慈大悲的菩萨。
坐上他的电动车,那宽阔的肩膀耸立在我眼前。
他兴奋地对我说:
前面就是青年路啦!那边有好几套房子,都是你这种人在住,房租不贵,交通便利,离你上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