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晚上睡觉终于不用开空调了!
相较静悄悄来的春天,秋天的到来总是喜欢吆喝一声,这声吆喝也不大,只是一场雨,风吹帘动,体感渐凉,我们知道,秋天就这样到了。
秋天象征着收获,在某些层面上也代表着舒适,没有夏天那么热,没有冬天那么冷,没有春天那么大的风,秋天或许是最适合出去看看的时节,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过了这个时节想要再接触大自然可就要等明年开春了。
那么,我们出门可以做那些准备呢?
这里有三本书可以帮到你!
《野外鸣虫图鉴》
万物复苏的春天总比秋天少了一点东西。
比如,鸣虫。
秋天是观察鸣虫最好的时节了,那些“咻咻”“沁沁”直叫的小生灵们陪伴年少的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秋天,但是现在却越来越少见它们了,哪怕是最常见的蝉鸣都渐渐成为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当然,在餐桌上我们倒是经常看见)。
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补上这个遗憾。当然,更可以了解自然中那些鸣虫的知识,比如它们的生活习性,特征。
- 27幅跨页彩绘生境,再现鸣虫
- “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 159条鸣虫图鉴,详解各种类鸣虫特征与分布
- 9个栏目专题,包含更多关于鸣虫的生理、
- 绘画及文化常识
这本书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示了关于鸣虫的一切。全书以季节和环境为线索,是一本用精美彩色铅笔画来介绍鸣虫的图鉴。每一章都配有多种生境。在本书的部分对开页中,鸣虫与具体的生境绘制在一起。在这些大幅画作中,特定季节的植物与其他昆虫一起,再现鸣虫潜伏在草丛中的“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场景。
每章的后半部分以图鉴的形式逐一介绍出现在特定场景中的鸣虫,包括鸣虫的特征、分类、大小、成虫出现期、在日本的分布等。更通过专题形式展示了直翅目昆虫的发声原理、生活史、天敌,以及日本的鸣虫文化,另外还附有简明的鸣虫、生境绘画教学指南。
《野鸟形态图鉴》
秋天能看到的不仅仅只有鸣虫,还能看到野鸟,特别是秋天还是候鸟的南飞的季节,爽朗的天空更适合观察野鸟的形态,而想要观察更清楚,可能就要通过《野鸟形态图鉴》了。
这本书的作者赤勘兵卫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本书的作者便开始为日本面向鸟类爱好者的月刊《观鸟》(Birder)连载鸟类观察的文章与图画创作。在本书中,他与一直参与救助受伤野鸟的大山先生合作,用细致的画笔描绘出各种野鸟的形态细节。
与一般的鸟类图鉴不同,《野鸟形态图鉴》来自被救助的鸟儿,可以对鸟儿的羽毛分区、翅及尾的内外形态,对鸟的喙、足、须、鳞、距等特征进行翔实的描绘,也是因为作者自幼便有养鸟的经历,对鸟抱有深厚的感情,除了插画以外,书中对鸟还有一段简短的说明,除了鸟的分布和历史之外,还有作者自己的体悟。非常便于在观察鸟类的时候了解关于鸟的一切。
《博物》杂志插画师张瑜老师总结道:这本《野鸟形态图鉴》是一部用绘图打造的纸上鸟类博物馆。书中大量的绘图极其精准地再现了鸟类的形态及分类特征,对不同类群鸟的羽毛分区、翅及尾的内外形态、喙、足、须、鳞、距等特征都有详实描绘,让人看了一目了然。而且还配有精准的衡量度,读者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该种鸟的大小体量。 除了参考活体实物,书中还有一部分图是对照尸体标本所画,但作者用高超的画技、灵动的笔法,将尸体表现得宁静而温和,所以此书除了其内容上具有精确的科学价值外,从视觉上也是一部精致的艺术品。
《自然观察入门》
有鸣虫有野鸟,但是就这样走向自然可以么?
其实你需要准备更多,特别是带着孩子出行的家长们,如果没有更多的了解,你往往总会觉得缺了些什么。
《自然观察入门》就是一部写给携子出游家长的小贴士。
作者日浦勇先生是大阪自然博物馆的策展人,结合自己数十年来的自然观察实践经验,向家长传授观察自然的切身经验。他没有在书中将观察自然搞得高高在上,而是实操性十足。
正如全书的卷尾语中所说:“像我这种投身于自然科学研究周边工作的人,深深感到不知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承下去的不安,所以我认为,我担负着将这些知识整理好,并向孩子们传授的责任,以使这些知识有更多机会传承下去。为了向孩子们传授自然的知识,以及让人们懂得我们的生命深深扎根于自然的道理,首先必须让大人重新认识自然。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每个人知道的那点儿涉及面广却不成系统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确立一个统一的自然观,而是要在我们再一次漫步山野之时,重新感知自然的美、精彩与乐趣。”
作者认为:首先,多给孩子们与生物亲身接触的机会。其次,也可以到农村中获取一些材料,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还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一些自然环境被人类活动破坏的严重程度。
至于材料,最好按以下顺序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地了解:①捕捉、采集,让孩子通过亲身的接触来认识;②观察身体上的细微结构;③正确的鉴定;④尽可能扩大范围,将这个物种和与其相关联的其他生物作为整体来思考它的生存方式;⑤总结这个物种与人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①~⑤的观察顺序是非常重要的。费尽心思讲了这么多,并不是说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只是过去式,它同样包含当下以及未来自然保护的相关问题。探究森林,对于初学者来讲多少有些困难。在不同的季节观察同一片林子,或许就能找到线索了。
除此之外,作者还将自己观察自然的心得整理成了几个要诀:
第一,就是要谨慎地对待我们的好奇心。在被某个事物所吸引时,我们很容易掉到两个深坑中:其中一个就是过分执着于某样东西而对周遭视而不见。我们有时候仅仅热衷于钓到溪流里的大马哈鱼,而对溪流本身以及大马哈鱼到底是如何繁殖的毫不关心;有时我们被山中的某种漂亮野花吸引,就随意地将它摘下带回家去。另一个与上述正相反,过度地对一切都“感兴趣”,比如说当我们体会到采集标本的乐趣后,就开始收集各种各样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收集完了又开始收集蜻蜓标本,接着又开始收集矿物、化石等等,收集的对象无限度扩增,可是除了采集方面的收获,对自然并没有新的认识。这是我看到的在收藏者身上比较常见的两种不良倾向。我并不希望这样的“好事者”越来越多,我希望日益增多的是那些对自然有所思考之人。
第二,就是第一次与自然接触,不应该光用眼睛看用脑袋想,而应多投入到一些比如追逐、揪拔、拨弄、刨挖、敲打之类的与身体有直接接触的活动中。我认为接触自然有两个层面,首先有了生理上的感受,接着才会引起大脑在精神层面的思考。现在自然保护的声势非常高涨,很多自然保护主义者主张将采集标本视为一种犯罪行为。对此,我的个人主张还是多少有些偏差,但并不是说可以随意或毫无限度地采集,而是要对采集对象加以选择。
第三,就是刚刚所讲的选择材料的问题,这也是限定在一些地方的。作为普通人,我们最想了解的肯定不是必须耗费假期与金钱来观察的人迹罕至的高山,而是我们自家或工作周边的,我们祖祖辈辈一直生活的这一片最为熟悉的土地上的自然。
第四,就是要根据季节来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在春天寻找野草、夏天观察溪流里的动物、秋天可以在草丛里找到螽斯等等。当然,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些建议是在鼓励大家浅尝辄止,其实,这只是为了引导大家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地认识自然罢了。
这不仅仅是一本出行手册,这更是一本在一年四季中观察自然的指导书。
趁着秋天才刚到,带着这几本书出去走走,享受这个最美好的季节吧!